最近台灣熱鬧無比,不但有「台灣的第一次」的世界大學運動會,還有與國際接軌的台北藝穗節。與世大運不謀而合,同樣以興趣啟蒙階段為題的藝穗節,發源於英國的愛丁堡,發展至今已70年,吸引全世界超過210個不同的城市加入串聯行列。藝穗節最大的特色是堅持創作自由,秉持著不審查的原則,只要你熱愛藝術喜歡表演,都有機會成為藝穗節的演出團隊。於是藝穗節也成為發掘藝術明日之星的指標活動,也讓喜愛藝術的人們有了一個初登場的入門舞台。
除此之外,藝穗節另一大特點就是不受限的展演空間。藝穗節的演出場地非常多元,每年團隊更積極開發城市中各種場域的展演可能。藝穗節讓城市的各個角落都能成為舞台。舉凡像咖啡廳、水電行、酒吧、廟宇、醫院、或行進間的交通工具等都可以成為演出地點。藝穗節的演出不受固定舞台的限制,反倒透過與演出相符的場域來強化演出氛圍,達到意象劇場或環境劇場的落實,讓觀眾不只是觀眾,更可以成為演出的一部分,同時也讓藝術在日常生活發生。這也成為藝穗節與其他固定空間演出的藝術策展最截然不同之處。
574場表演在39個場域即將發生
今年台北藝穗節邁入了第十年,當年曾參與演出的團隊如藝術的稻穗般早已遍地開花。今年藝穗節於日前舉辦了一系列的開幕活動,上週日在國家兩廳院戶外廣場舉辦藝術狂想先行開跑,超過80組表演團體輪番上陣演出。當天還規劃了藝穗城南散步的城市步行導覽,帶領觀眾從兩廳院步行經過南海學園再到牯嶺街小劇場,這段路不算太遠,但對許多表演藝術工作者來說這或許等同夢想的距離,顯然身為觀眾才是真正幸福,想看哪種演出都有選擇,無限折返不成問題。
十年有成的台北藝穗節今年選在了牯嶺街小劇場搭建藝穗俱樂部,在藝穗舉辦期間限定開放。週日(8/20)更舉辦了開幕Party。場內以十年來演出照片作為陳列造景,霓虹粉色的現場有人盡情隨音樂舞動,有人與朋友席地閒聊,有人專心畫畫。開幕Party現場特別安排了一大面牆,讓眾人可以隨興彩繪,而毫無任何設限的白色牆面佈滿眾人的揮毫塗鴉,竟也因此成了完美背景,與藝穗節秉持的自由不設限精神相輔相成。
以自由創作為主旨的台北藝穗節,將在8月20日至9月10日舉辦。今年共有153個演出單位參與,交出了574場節目,發生在台北共39個不同的場域。用藝術來認識這座城市,或是用城市來認識藝術都行得通。無論你喜愛藝術與否,亦或只是心血來潮,相信在台北藝穗節中你都能找到不只一個適合自己的演出。
【SUNMAI.Life 私心推薦】
屍說 | B Family
看劇名就知道恐怖,但更恐怖的是演出的場地直接選在了醫院,而且劇情更以猛鬼病房為號召。觀眾參與方式非靜態而坐,演出過程可能某具屍體就在你旁邊。以鬼屋打造的演出形式頗具賣點,場域選擇的地點更是加倍毛骨悚然,無論是想闖鬼屋還是喜歡藝術,這檔表演絕對是兩種願望一次擁有!
▶看更多《屍說》演出介紹
紅色電影院 | 壹点捌捌
《紅色電影院》是由一群電影工作者所創作。演出結合電影、幻燈片影像、8mm膠卷與數位即時投影所打造的多媒體實驗劇場。表演地點選在曾是廢棄宮廟改建而成的微遠虎山,來到此地的確微遠,但演出座落山林蓊鬱、清風料峭,影像流於靜杳間,播映著一部硬冷黑色電影。放映演出在已無神明的貢台,創造介於虛幻及真實的影像空間,交織出具電影感的實驗演出。相信這般觀影經驗絕無僅有。
▶看更多《紅色電影院》演出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