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ur IPA還是Hoppy Sour?
不久前的小周末,一家以引進美東精釀啤酒著稱的日本代理商忽然拋下震撼彈:正式引進美東新銳啤酒廠Hudson Valley Brewery,並首度在亞洲開桶!品項是該廠最擅長的Sour IPA,也是近年來引領全球精釀啤酒風潮的IPA衍生出的一種嶄新風格。
當美式IPA開始流行後,許多人開始將大量乾投酒花運用到其他酒款上,應運而生許多重酒花風味的變奏版風格 ( 比方說American Wheat ),從美國啤酒評審認證協會的《啤酒風格指南》列出的American IPA或Specialty IPA ( 包含Belgium IPA , Black IPA, Brown IPA, Red IPA, Rye IPA, White IPA ) 中可以發現,這些衍生風格基本上都是揉合IPA和其他啤酒風格特性後的綜合體,後來便依照麥芽使用強度、酵母投放特性或其他細節來決定何者為風味主體,但這還不包含其他未被正式定義的Dank IPA、New England IPA ( 簡稱NE IPA )¹、Milkshake IPA、Brut IPA,以及今天要談及的Sour IPA。
精釀啤酒的發展越來越求新求變,有的傳統啤酒風格慢慢地衍生了許多變奏版本,啤酒風格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,比方說:一款顏色漆黑的重酒花啤酒,要稱為Black IPA或是Hoppy Stout呢?再說到今天主角,如果說Hoppy Sour是一款重酒花風格的酸啤酒,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夠稱為Sour IPA呢?
¹ New England IPA ( 簡稱NE IPA ) 已被美國啤酒評審認證協會列入臨時風格 ( Provisional Style )。
完美結合酸香的IPA變奏曲?
近年早已蔚為風潮的酸啤酒,在全球精釀啤酒版圖佔比越來越重,從傳統歐陸經典酸啤酒風格的Lambic、Gose、Berliner Weisse開始,到現在發展出百家爭鳴的American Wild Ale,其酸味大多由乳酸菌、野生酵母發酵產生,或是添加水果或其他原物料形成,有些腦筋動得快的美國酒廠,更進一步開始操作新風格,將「乾投大量酒花」運用在酸啤酒上,成為塑造風格的首選。他們在混和各種野生酵母酸啤基底後,藉由冷泡美式酒花帶來各種水果香氣風味,這種方式釀出來的Hoppy Sour,還有強調大量酒花的Double Dry-Hopped Sour,紛紛在啤酒愛好者之間流行了起來。美國酒廠Almanac從2015年開始推出的Hoppy Sour系列正是這股潮流中的代表作。
隨著時代演變,美國近年來開始流行強調混濁、低苦度和果汁感的NE IPA,但慢慢地有酒廠發現過於甜膩的尾韻是NE IPA的致命傷,接著分析推論:果汁風味由糖、酸兩種元素所左右,而酸度是讓NE IPA平衡不膩口的重要關鍵!因此雖然目前沒有正式定義,但市面上流行的許多Sour IPA都是在NE IPA的基礎上增加酸度去做更完美的口感平衡,並非全是強調重酒花風味的啤酒,更像是一種全新的雞尾酒飲料。
Sour IPA的風味由三種元素組成:
殘糖:主要來自不可發酵的乳糖,通常源自燕麥或另外添加乳糖。
酸度:來自水果 ( 有時是果泥狀態 ) 或桶陳發酵方式,有時也會加入乳酸菌並採用Sour Mash的手法獲得。²
苦度:來自酒花,偶爾會帶出一點草本辛辣感或增加額外水果香氣。
有時候還會加入其他輔料 ( 香草或其他草本植物 ),或是其他野生酵母混合發酵,在構築這個酸甜苦平衡之餘,進一步勾勒更完美的風味呈現。
² Sour Mash通常是將糖化後的麥汁加入乳酸菌,或是丟入麥芽,利用麥殼上的菌種使啤酒產生酸韻,但並沒有標準操作方式。
Sour IPA的未來發展潛力
雖然台灣對於全球精釀啤酒的流行反應並沒那麼即時,但是從進口商到在地酒廠都還有些Sour IPA選項可供選擇,比如說近年來引進眾多Sour Mash IPA著稱的北歐酒廠To Øl酒廠、還有最早引進類似Hoppy Sour品項的Mikkeller酒廠,到去年剛引進台灣的美國酒廠Almanac酒廠,還有年初剛在台灣上市Sour IPA品項的8 Wired酒廠;台灣本土酒廠也有啤酒頭推出的Sour IPA實驗系列,以及臺虎的酒花飛高高系列中曾推出的Hop Lanterns Galaxy,雖然和國外當紅的Hudson Valley Brewery或Wiley Roots Brewing Company還有段距離,但已是台灣接軌國際的最好證明。
到目前為止,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出符合Sour IPA三個風味元素的啤酒,雖然苦度在Sour IPA中幾乎都是隱而不現,但只要這款酒有酸度、有啤酒花成分,你要說這是Sour IPA似乎也是合情合理,這讓大家很難辨識它和Hoppy Sour、Milkshake IPA,甚至酸啤酒之間的差別,因此曖昧不明的定義讓它無法有突破性的發展。
IPA的衍生風格眾多,除了果汁口感的NE IPA,厚重和微稠酒體的Milkshake IPA雖然讓一些酒廠獲得好評,但實際上卻過於小眾,聲勢不大;高度發酵、低殘糖,喝起來彷彿香檳的Brut IPA可以視作NE IPA的極端反動風格;而希望以啤酒花帶出類似大麻香氣的Dank IPA也是叫好不叫座。細數下來,結合酸啤酒特質的Sour IPA不僅易飲好入門,除了原先酸啤愛好者之外,對於雞尾酒愛好者來說也頗有吸引力,短期看來還是極有潛力向上發展的一個啤酒風格。
︱參考資料︱
BJCP Style Guideline啤酒風格指南 ( 2015 )
2018 Beverage Trends: Beers inspired by booze
Sour IPAs Manage to Be Both Complicated and Crowd-Pleasing
︱延伸閱讀︱
第一次考啤酒評審認證就上手
維京人的精釀旋風Ⅱ:To Øl,學校廚房的啤酒革命
維京人的精釀旋風Ⅲ:米凱樂,精釀沙漠裡的探險家